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1998年安华遭时任首相马哈迪罢黜后,巫统內就流传这么一种感慨——以前选接班人问他有没有才干,如今选接班人问他是否效忠。「烈火莫熄」时代对抗的是「愚忠」,引述经典中的「拥护贤王、推翻暴君」(Raja adil raja disembah,Raja zalim raja disanggah),强调臣民效忠附带条件,若君王违约,臣民反抗就有理。

「烈火莫熄」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末,对抗愚忠也算是一种时代精神。「效忠」不该是遴选领袖的最高標准,因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20年后,这个「烈火莫熄」政党的党选,竟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將主轴定调在「第二號人物是否效忠安华」,甚至无厘头地挑战对方腾让出自己的国席,製造补选让这名候任主席重返国会,以证明自己的忠贞。

而另一方派系也不遑多让,以对方在308政治海啸掀起、「烈火莫熄」死灰復燃后方重新活跃,暗示对方资歷尚浅,贡献不如创党领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射对方「投机」。然而,社会运动从来就是海纳百川才能越滚越大,而且公正党本就是一个「资源回收」最厉害的政党——如果要以党龄分高低、以背景测忠诚,这个政党在未来可能吸引年轻才俊吗?

今日非同往昔,公正党已是最大执政党。它既不能卖弄悲情,也不能空谈理想。身为当权者,公正党当下任何一名领袖都不能仅仅满足於批判,而必须踏踏实实把理念注入体制,让理想转化为现实。在这个脉络里,我们要知道的是——从政治理念层面,公正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从现实操作面,改革的进度如何不脱离现实的齿轮,让这个国家在未来的关键几年,能够完成政治转型?

有充足管道表达立场

遗憾的是,公正党在改朝换代以后的首届党选中,政策理念、方向路线之辩论,几乎缺席。国產车3.0与公共交通之间要如何取捨、国语地位与多源流教育之间的拉扯、世俗体制与宗教法律之间的张力,都没有成为焦点。这些议题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决定了我们要在上下班途中耗费多少时间、统考文凭是否受承认、属於性少数群体的女同志是否要因为亲密行为而在眾目睽睽下承受鞭刑。

过去在野的公正党迴避宗教、族群、语言、文化等爭议,因为没开放討论的空间,担心拋出进步的观念后,在群眾眼里显得过於「前卫」而流失支持。如今公正党已执政,拥有充足的管道,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立场。政治除了权力、利益,也是一种醒觉教育。若20年前能为一个遭遇不公对待的前副首相挺身而出,挡水炮车挨催泪弹;20年后有什么理由对LGBT、原住民等弱势群体的处境视而不见?

更重要的是,既然承载未来的希望,公正党哪一个候选人能够清楚勾勒未来蓝图,告诉马来西亚人自己理想中的未来10年,究竟长什么模样?这个立志要实践改革议程的政党,能不能至少先告诉我们,他/她的经济政策、教育理念、文化內涵?否则一味斗资歷、拼效忠,20年前「烈火莫熄」干嘛?

刊登于《东方日报》(2018年9月6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258636

Facebook Comments

0 replies

Leave a Reply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