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名兴都教徒建议穆斯林,勿在哈芝节时,于公开场合宰杀牛只,儘管该惯例由来已久。当时,一名记者询问我的看法,我解释说,在多元宗教社会中相互尊重和维护同胞之间的和谐,必须成为马来西亚人思想的核心。因此,有关兴都教徒的建议,令人担忧会挑起穆斯林的情绪,反建议禁止兴都教徒在黑风洞庆祝大宝森节。
在宗教课题上,当情绪被挑起后,理性往往就被逼屈服。因此,任何可能引发民眾之间出现偏见的行为,都应该完全避免。
判刑轻重或引不满
侮辱任何宗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穆斯林应避免侮辱非穆斯林宗教,同理,非穆斯林也应对伊斯兰持有同样的態度。可悲的是,这个月发生的事件却背道而驰,有非穆斯林侮辱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同时也有穆斯林侮辱兴都教。
截至当下,侮辱伊斯兰的非穆斯林罪犯已被判处监禁10年又10个月。在穆斯林罪犯方面,审讯尚未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我担心,较后对穆斯林施加的惩罚,可能会引起不满。事实上,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判处少过10年又10个月的监禁,非穆斯林会不满;如果判监禁超过10年又10个月,则会引起穆斯林不满。如此情况下,將加剧不同宗教之间民眾的偏见。
因此,除了登嘉楼州前宗教司拿督依斯迈耶亚说,10年又10个月的监禁,过于严厉外,檳州宗教司,旺沙林也强调,应通过教育方式及醒觉培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意见。
对我来说,不仅是对上述的犯错者,而是每一个马来西亚公民,不管其宗教、族群,我们都需要有一种责任感和意识,我们是马来西亚人——我们的关係就像兄弟般,必须互相尊重,顾及彼此的感受。
建议修改伊斯兰课程
要培养这种责任感,仅是通过政府从宗教和教育角度製定措施和政策,是不足够的,反之每个公民都需要根植在其內心。
在侮辱伊斯兰先知的课题上,经过观察,我觉得这些侮辱的课题是一贯的,涉及先知穆罕默德与艾莎的婚姻,以据称当时艾莎还是儿童,而指控先知是恋童癖者。
实际上,我想这样的事件,由来已久。更不要说,类似的指责,也在许多国家流传,包括一些阿拉伯国家。
因此,在1月26日,由雪州淡江州议员沙阿里宋吉召集,討论改革伊斯兰机构的交流会上,我公开建议,修改我国伊斯兰教育课程內,先知穆罕默德迎娶还是儿童年龄的艾莎相关內容。
我之所以提出此建议,因为世界上伊斯兰学者对先知迎娶艾莎时的年龄,有很大爭议。不同来源的事跡证明,步入有关婚姻时,艾莎已达到19岁。因此,指控先知恋童癖的说法是不確实的。
对我而言,如果不改变我国伊斯兰教育上的相关內容,要避免先知被侮辱的努力,是不会有成果的。这就像医生治疗病人,但並不关心病因。也许患者看起来很健康,但这只是暂时的。
总结而言,首先,应强调的是,避免侮辱伊斯兰的先知。同样,也应避免侮辱其他宗教。
教育才是根本
其次,所有公民有责任,確保和谐关係与互相尊重,是生活中重要的事项。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避免可引发族群间不安或產生偏见的行为和因素。
第三,为了解决对宗教的侮辱,不只需要法律,而且必须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人们心中培养醒觉意识。这是各方的责任,尤其是政府。最后,在侮辱先知处罚上,身为穆斯林,我担忧这个被视为过于严厉的刑罚,会加剧非穆斯林对伊斯兰的偏见及仇视。因此,我认为教育应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
*刊登于《东方日报》(2019年3月15日):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s/282819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