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董總主席陳大錦以「及時雨」形容伊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政府給予全國六十三所獨中1500萬元令吉特別撥款,並點名感謝馬華公會最高領袖魏家祥(交通部長)與馬漢順(教育部副部長),引起民主行動黨領袖不滿。行動黨全國中委黃家和對照希盟執政時董總以「杯水車薪」形容1200萬令吉獨中撥款的文告,諷刺董總「捧馬華」、「踩希盟」。

獨中撥款爭議延燒,上演行動黨與馬華公會爭功戲碼。行動黨副秘書長倪可敏聲稱此次1500萬令吉撥款乃林冠英與希盟領袖極力爭取結果,魏家祥則借馬來諺語反唇相譏:「空罐響得最大聲」。眼看財政部長即將在10月29日提呈2022年預算案,屆時華小、獨中,乃至華社民辦高等學府的教育撥款,勢必成為華基政黨相互較勁的議題,儘管極可能只是另一場呸呸呸的口水戰。

若沿用過去論述,兩個互拗手瓜的政黨只能比拼撥款數額,讓數據說話——何者對華教越大方、更闊氣,哪怕是盜賊也是爹。然而,當下實際情況遠比撥款有多少個零更複雜。把鏡頭拉開,將華教議題放置到馬來政治的場域中,再從全民高度瞰望,我們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馬來輿論中的「華教」

事情要追溯到希盟2018年5月9日上臺後,下野的巫統與伊斯蘭黨結盟,以「伊斯蘭地位受威脅」、「馬來人權益受損」論述,向希盟政府發動輿論攻勢。論述邏輯極為簡單——華人過去掌握經濟,如今得寸進尺,透過行動黨掌控聯邦政權,主導國家方向。對照當時非馬來人/穆斯林掌握要職(財長、總檢察長、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等)、獨中在預算案中破天荒獲得聯邦政府撥款、政府有意簽署《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簡稱ICERD,後來壓力下撤回決定)等在現實中發生的事,此簡單的說法即便粗糙,卻格外受落,成功在馬來人穆斯林社會制造危機感。

從董總角度,華教自獨立後六十一年飽受不公平對待,因此雖願意肯定希盟政府撥款獨中破例之舉,卻還是要補充「1200萬令吉只是杯水車薪」,甚至進一步希望「制度化撥款」。文告含義顯著,董總擔心「華教撥款」僅為權宜之計,於是打鐵趁熱,借改朝換代契機疾呼政府建立制度,保障華教的長遠利益。

然而,在馬來輿論的場域裡,「華教」別有一番詮釋與想象,於是有了不同層次的接受程度。

其一,在一些馬來民族主義者眼裡,華教的存在讓馬來西亞無法像印尼與泰國般,徹底貫徹同化政策,因此成了他們心中的缺憾,繼而有意無意排斥華教;

其二、部分馬來人立場即便傾向(一),卻體認到消滅華教會引惹華社強烈反彈,破壞族群關系和諧,唯有接受華教存在的既定事實;

其三、即便接受華教學府存在,也有讓它「自力更生」、「政府局部資助」到「政府全力承擔」的不同主張。在這個光譜裡,有政府與董事在學校自主權課題上的拉扯,有課綱內容的爭議,也有對比其它源流學校需求等權衡;

其四、政府是否應該承認國家教育體系外存在的獨立中學、統考文憑,亦有不同角度的考量,從「馬來語的官方語言地位」諸如此類的政治問題,到「會否打開先例,讓教育部必須同時也考慮承認其它源流如宗教、私人教育體系」等實際操作的問題不等;

其五、接受華文教育源流存在、承認統考價值地位、肯定華教對國家貢獻,甚至同意政府一視同仁,發展華教,並將之視為馬來西亞多元社會的優勢。(人數恐怕屈指可數)

簡言之,馬來社會對華教的接受程度光譜極為廣闊,不同層次之間有細致的差異,不能僅僅以撥款數額多寡、承認統考與否來斷定某方是否種族主義。而馬來群體並不固定在某個位置上,或堅守某個立場;反之,會隨著局勢的演變、社會氛圍的改變等因素移動。

吊詭的時局困境

撇開圍繞在此課題上的爭議,華教在歷經2018年509政黨輪替、2020年「喜來登奪權」後,獨中撥款從國陣時代的零,到1200萬令吉的「杯水車薪」,再到1500萬令吉的「及時雨」,總算取得了突破。只是,若將此課題置放到本地政治脈絡中,就會發現華教正走向一個吊詭的困境。

首先,相較於巫伊兩大馬來人穆斯林政黨,希盟在身份認同政治的議題上,其論述本來相對中庸,並強調多元兼容。然而,希盟執政期間,行動黨領袖高調給華教撥款的言行,讓巫伊兩黨逮到機會,趁勢火力全開,以致希盟馬來領袖無力招架。在此氛圍中,華教儘管在變天後有所突破,卻反而舉步艱辛,寸步難行。

接著,巫伊兩黨上臺後,顧及政治現實需求,並未落實自己在野時「查禁董總」的偏激主張,反之延續希盟給予獨中的撥款,甚至在希盟的1200萬令吉之上加碼300萬,惟讓盟黨馬華公會低調處理,不讓巫伊領袖在支持者面前難堪。

擺在眼前的問題是:獨中要的是光明正大的1200萬,抑或低調不張揚的1500萬?

實際上,比起輿論場域的角力,這個撥款數額爭議並非關鍵所在。當下的情況是,過去飽受巫伊轟炸而在馬來社會擡不起頭的希盟馬來領袖,如今拋開本身過去「兼容、多元、中庸」的政治主張,反過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質問巫伊掌政後何時坐言起行「查禁董總」,揶揄巫伊「撥款獨中1500萬」行舉,勢必在馬來人面前將巫伊領袖打趴,為自己雪恥。

但是,這樣的論戰只會讓整個社會再度卷入惡性循環,有意無意地在馬來社群中鞏固「善待華教等同侵蝕馬來人權益」的觀念,因為即便有朝一日希盟再度執政,還是會面對同樣論調的輿論攻勢。至於華社或董總,由於對國盟政府、伊斯邁沙比里政府本不抱期待,加上疫情困擾,因此施壓力度明顯不及希盟執政時代。當年飽受馬來社會與華社雙面夾攻的教育部長馬智禮、副部長張念群,如今時不時把劍指向董總、華社,為何對現任政府雙重標準?

看清局勢、釐清脈絡後,行動黨與馬華的口水戰、希盟前任正副教長至今無法平復的怨氣,都顯得微不足道。長遠而言,馬來社會對華教接受度的光譜中,多數者集聚到哪一個位置,才是關鍵的挑戰。不管哪一個政治陣營,他們對華教的立場,必須清晰,且能理直氣壯地面對各族群,不做雙面人,也不讓盟黨為難,方能始終如一,也對得起支持者。華社從董總到媒體,在遣詞用字上必須精確,褒貶比例與輕重必須適如其分,同時充分掌握議題脈絡,才不至於予人雙重標準的印象。

更何況,華教如今面對的障礙,不僅來自政黨,還包括馬來右翼份子的輿論攻勢。政客即便要走偏鋒,也會審時度勢,為得到權力而讓步妥協;然而,一些右翼團體領袖、宗教司等,卻能營造自身族群的不安全感,施壓不管來自哪一個陣營的掌權者,從而限制華教的發展,甚至整體社會的自由空間。想要登高一呼的華團領袖,若無從建立誠信威望,打造一個讓本土多元社會接受的形象,恐怕無法把華教帶到更高更遠的地方。

總而言之,時局改變了。口水戰、及時雨、或杯水車薪,皆無法澆熄步步逼近的火焰。華基政黨領袖與其在鏡頭前就獨中撥款歸功於誰辯得面紅耳赤,不如踏踏實實在自身陣線/聯盟中就華教課題尋找共識,擬一份完整的政策,向馬來西亞全民社會開誠布公——好讓未來的日子裡,華教撥款不需要偷偷摸摸暗中來,也切勿在沒有論述鋪成的情況下光禿禿跑出來,把人群嚇得歇斯底里。

*此文刊登於《当代评论》(2021年10月19日):https://contemporary-review.com.my/2021/10/19/1-403/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