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雷電能掀起風暴嗎?
一隻燕子捎不來春天,一道雷電也掀不起思想的風暴,不管是阿茲哈、阿末杜蘇奇,還是後來從傳教士選秀節目冒起的明星網紅,其思想、言行舉止務必與時代接軌,並接受社會檢視。仗著自己是傳教士的身份、以爲自己掌握宗教知識就理所當然享有特殊地位或權利的迷思,恐怕無法延續。若將上述看似個別案例的事件整理,對本地穆斯林社會確是反思的契機。
东方:只要不倒,就是不败
如今回想,或许我们对《东方》寄望过高,希望它在垄断中突围,继而撼动《星洲》第一大报地位,甚至与内政部周旋到底,惟社会的知识圈、文化土壤,甚至资源都无法提供《东方》茁壮成长的条件,为恨铁不成钢的遗憾结局,埋下伏笔。
巫统大会以后
只要马来主流社会认为“行动党是最大的矛盾”,则三个穆斯林马来政党必须放下分歧,把枪口一致对外,谁都不敢背负“为了掌权不惜让马来穆斯林政权垮台”的罪名。直到一天马来主流社会对行动党改观时,认定国盟政绩不堪、伊党治理无能、巫统贪腐无药可救远比“行动党”危险时,这个局面才有可能打破。
以气球取代爆竹的代议士
毕竟,我们选的是议员,不是艺人。如果你真觉得自己是被政治耽误的艺人,不如金盆洗手,当网红去。扪心自问,哪个心智正常的选民,会放心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一个把气球当爆竹燃放的中年人?
巫统与土团党的矛盾
巫统的弱化、不复当年霸气,是509选绩使然。但从另一个角度,509大选也打开了契机,让此执政逾60年的老牌政党得以痛定思痛,重新出发。在此脉络下,即便当下形象相对正面的领袖如希山慕丁与凯里,也有操之过急的短视——让去年2月的“喜来登夺权”水到渠成,而巫统可绕过反省的长途,抄捷径重返布城。
以共敌或纲领组大联盟?
综合上述所言,除了人事纠葛因素,希盟共同困境在于论述的调整、共同纲领的打造。惟一些主张“大联盟”的领袖仍停留在509大选前的思维,以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强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却忘了当下的挑战不在于“推翻”,而在于“建设”——建立一个持久的政治联盟。
行动党到底要什么?
若我们进一步思考,马哈迪就是因为以马来民族主义者自居,方能在运筹帷幄时突破重重阻力;安华在马来社会不受落的主因之一,乃其多元兼容的政治理念。行动党一方面希望安华在马来社会推动多元兼容、自由开放思想,一方面依赖马哈迪策动夺权,再推举暂无形象包袱的沙菲益掌舵——可能吗?
后509困局:省思华社“进步”论述
在此脉络里,一些字眼需要更严谨的定义。例如:何谓保守?一个维护贪腐滥权制度,与此同时接受相对世俗体制的政治领袖,是保守还是开明?一个坚拒贪污滥权政治恶习,却主张单一源流教育、拒绝承认统考的政治领袖,是保守还是开明?
淺談本地媒體現象:新聞,是這樣做的嗎?
類似新聞容易製造話題,網民瘋傳熱議,因此媒體不斷複製此模式,讓點擊率衝上雲霄。於是,政治亂局帶來的失落、氣餒,全都以瑣碎化的新聞治癒。放下沉重、遙遠、齷齪、花再多時間都改變不了的政治,網民投入辯論是否應該廢除聘金傳統、水魚背後女人的心機男人的企圖,樂此不疲。這肯定是掌權者要的媒體,只是,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媒體嗎?
思想变革阵地
这场瘟疫重创本地许多出版社、实体书店,文运书坊亦不例外。在新冠病毒疫情当前,我们看不到最危险的细菌;在种族政治当前,我们看不到最重要的思潮演变。我们需要研发疫苗产生抗体,我们也需要出版社与书局,抵抗排他、保守的观念,开创新局。
五〇九後的馬來政治:分裂、整合、重組
慕尤丁上任首相逾兩百天,沒有口號,更無願景,這個以土團黨、巫統與伊黨馬來領袖為主的政權,很快就來到了瓶頸。在野的巫伊可以借煽動馬來穆斯林情緒上臺,惟執政後就要往中間調整,理性論政,為一頭熱的支持者潑了冷水。礙於施政專業能力,甚至政權本身正當性的不足,加上個別黨派利益的牽扯,在沒有共同綱領、毫無方向的領導下,馬來政治很快來到政黨重組的十字路口。